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變革領導

一、意涵

領導者運用領導策略,引導成員改變心智模式,調整組織慣性,改造組織文化,激勵團隊以創新的變革方案,因應外在快速變化的環境,確保組織永續發展。

二、創造成功的變革步驟
(一)     建立危機意識;建立成功變革領導法則
(二)     成立變革領導團隊;領導者的以身作則與身體力行
(三)     提出願景;透過願景凝聚共識、釐清方向、協調行動
(四)     溝通願景;讓變革與組織成員產生關聯
(五)     授權員工參與;整合成員,激勵士氣
(六)     創造近程戰果;
(七)     鞏固戰果再接再厲;
(八)     讓新做法深植企業文化。深耕組織的變革文化

三、變革領導可能的阻力
(一)     成員對變革缺乏信任
(二)     深信變革並非必要、非合理
(三)     對組織原有價值與理念產生威脅
(四)     推行變革的成本比利益還高
(五)     對組織成員個人的經濟威脅
(六)     個人對學習新知或新技術的恐懼
(七)     成員原有身份與權力的遺失與移轉
(八)     厭惡被干涉與控制

四、變革領導內涵
(一)     組織結構的調整
(二)     工作程序的改變
(三)     組織文化的改變
(四)     權力運作的轉化
(五)     資訊科技的融入

五、學校組織變革的階段
Kotter 1995 年提出領導人變革法則
(一)     創造危機意識與轉型共識
運用SWOT分析檢討影響學校競爭力不利因素,創造危機意識並建立轉型共識﹔
(二)     組織堅強的變革團隊
由學校領導者發動,遴選校內優秀人才並擴大參與層面,組織堅強的變革團隊﹔
(三)     建構學校共同願景
由變革團隊進行評估與研究,探討轉型的可行方向,以建構學校轉型與組織再造之願景﹔
(四)     廣泛溝通學校願景
願景建立之後,運用溝通理論善用溝通技巧,使學校教職員均能充分了解學校的未來願景,進而獲得學校成員的認同與支持﹔
(五)     授權與激勵推動改革
學校行政領導階層,鼓勵並授權教職員工進行新嘗試與新做法,以推動學校改革,並適時予以獎勵﹔
(六)     克服實現願景障礙
尋求內部支持與外部資源協助,以克服轉型所面臨的種種障礙﹔
(七)     持續推動改革與改善
為求轉型之成功,必須將持續推動改革與改善的精神融入學校文化之中,強化學校組織體質,創造競爭優勢﹔
(八)     塑造變革組織文化以實現願景
形塑持續改革及改善的學校組織文化,依序逐步推進,實現學校轉型與組織再造之願景。

六、掌握變革領導的重要原則
(一) 敏銳感知原則
領導者應該扮演先知先覺者,對於細微與隨機事件具有敏銳的感知能力,才能掌握先機,適時採取變革行動,對環境變遷做出及時回應。
(二) 共同演化原則
領導者與被領導者共同成長,以及組織須隨外在環境的變遷進行演化。
(三) 價值定錨原則
願景的核心價值應有其一定週期的持久特性。策略方法可以隨情境而變,但對於組織追求的核心價值必須嚴謹持守,正就是「價值定錨」的精義。
(四) 凝聚共識原則
應透過多元合法溝通管道,尋求成員的支持,凝聚大家的共識。
(五) 知所先後原則
瞬息遽變的環境,隨時可能產生新問題。領導者應該明瞭變革結果的預期成效,依此訂出變革目標的先後順序,才能在有限的領導時間內,做對的事情。
(六) 以身作則原則
僕人領導所提倡的,耶穌替門徒洗腳這種以身作則的服務精神,是領導的最佳典範,也是感動與凝聚組織成員的有效策略。
(七) 通權達變原則
中國式領導講究「通權達變」的藝術,隨時掌握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情境,費德勒Fiedler的「權變模式」強調「情境領導理論」的權變。
(八) 執簡馭繁原則
目前環境多變,組織成員流動也大。領導者應能將教育政策與重點,學校師生的主要需求,以及各項因素,化繁為簡以便具體可行。
(九) 兼容並蓄原則
對參與的開放、對多樣性的開放、對衝突的開放、對反思的開放、對錯誤的開放等五種新領導價值,應該抱持「兼容並蓄」態度,鼓勵成員勇敢提出建議。。
(十) 動態平衡原則
兼顧個性與群性的發展、個人需求與團體目標的達成、內部整合與外部調適。

七、變革領導策略

(一)     排除變革阻力:抗拒的因素要了解、人員要化解。
1.釐清抗拒的原因,對組織成員的抗拒表現出同理、理解、支持的態度。
2.運用教育與溝通、參與與介入、建立激勵制度、協助與支持、協商與協議等途徑,化解變革阻力。
(二) 改變組織文化:了解成員心態、改變其想法、化解阻力、歸我領導。
1.瞭解學校具有科層體制、結構鬆散、雙重系統、非正式組織、道德社群等特性,健康的組織文化必是道德、誠實、信任、支持、執行、尊嚴與尊重。
(三)     改變思維模式:變革的領導當然要變革的思維。
1.提出改變心智模式的重要性。沒有理念、信念與態度的改變,結構的改變是不夠的。改變組織成員思維,使之願意學習、願意改變,是校長變革領導的前提要件。
(四)     建立學習型組織:提倡教師學習社群、拉近距離、提升專業能力。
1.變革能力的提升,是變革成功的重要因素,建立學習型組織是提升能力的有效策略。
2.形塑學習的組織文化,與外在的政策、理念或資源相連結,有效提升教師專業。
(五)     建構自我領導情境:分布式領導、分層授權、分層負責、共享領導權力。
1.面對複雜及不確定及持續改變的情境,校長無法隨時對每位組織成員進行領導。
2.領導者一方面提升組織成員能力,一方面亦須授予校內專業團體自我統治之自主權,才能讓組織成員機動性的面對快速變遷的環境。
(六)     提倡多元價值:容許次級團體及次級文化,但要掌控得住。
1.學校會有一個整體的組織文化,但學校的次級單位有其獨特性質的次級文化,如教師文化、職員文化、工友文化等。校長對校內各次級文化的同等尊重與建立各次級文化之間完善的溝通機制,是校長變革領導不可忽視的策略。


在隨時變幻莫測的環境中,組織生存與發展面臨艱困的挑戰,端賴領導者發揮變革領導的藝術與技術,方能帶領成員與組織順應變化,開創新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