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空間可以賦予新生命;老屋舍可以長出新靈魂;舊資產可以創造新價值」「轉化問題為契機;轉化負債為資產」,以教育新思維創造空間活化的新意義和新價值,開拓學校成為多元永續的新基地。
一、空間活化意涵
指將學校軟硬體環境、空間、設施,依據教育理念加以重新調整活化轉型,以達到機能再生,重新塑造空間新價值、環境新生命的歷程。
二、空間活化(規劃)效益
(一)促進行政革新
(二)帶動課程發展
(三)引領教學創新
(四)豐富學習資源
(五)形塑文化氛圍
(六)創造學校特色
(七)拓展社區關係
(八)帶動社區發展
三、空間活化策略思維及具體行動
(一)凝聚活化集體共識,創造共同行動價值。
1.召開空間活化會議,商討空間活化方案。
2.全面檢視與紀錄學校整體空間運用情形。
3.利用會議場合向親師生宣導空間活化理念。
4.深度匯談,共擬策略,型塑活化方案願景。
(二)整合推動組織團隊,落實計畫方案執行。
1.籌組空間活化小組,定期會議,彙整各學年意見。
2.訂定空間活化計畫,逐步實施,落實方案執行進度。
(三)融入課程教學活動,促進空間活化參與。
1.空間活化融入總體課程、領域課程設計、主題教學。
2.辦理空間美學校外教學參觀、體驗探索活動。
3.辦理空間設計藝文競賽活動,增加集體參與感。
(四)營造多元活化用途,普及空間使用對象。
1.設置樂齡學堂、托育中心、社區教室,擴展服務對象。
2.設置自然、資訊、藝文、鄉土等中心,擴大學習層面。
3.轉型文創藝術村落、體驗遊學、觀光遊憩,擴大空間價值。
(五)整合社區環境資源,永續校舍校地價值。
1.辦理藝術家駐校活動,協同空間美學設計教學。
2.彙整社區民間美學空間設計硬體、人才資料庫。
3.培訓教師家長社區在地志工,協助空間規劃推動維護。
4.統整產官學有關空間活化資源,策略聯盟,永續利用。
(六)創造在地文化特色,塑造學校獨特品牌。
1.共同商議規劃本位地理歷史文化脈絡之空間活化用途。
2.邀請里長、耆老、校友參與空間活化方案會議。
空間活化讓老舊的硬體再生,藉由有形的空間改造,帶動心靈的轉化提昇;啟發僵固的思維,活絡創意的心靈;當心智模式改變之後,才能再造教育的桃花源。
四、校園空間活化可行作法
(一)剩餘空間活化:
1.終身學習中心:樂齡學堂(祖孫共學)、玩具工坊、新移民社區教室。
2.樂活運動中心:運動教室,健身中心、游泳訓練課程、老人照護。
3.數位機會中心:電腦教室、網路學習,提昇民眾資訊素養。
4.自然環保中心:能源、生態教育及成果展示中心。
5.藝術學習中心:美術教室、陶藝教學、書法教學、藝廊展示。
6.特色遊學中心:自然生態、鄉土教學、體驗教室、英語情境中心。
7.幼兒托育中心:2、3歲專班、托育托嬰。
(二)閒置校舍再利用:
1.中途學校:中輟中途安置、早療中心、少年犯學習中心。
2.理念學校:公辦民營、實驗學校、另類學校、建教合作。
3.文創聚落:古蹟再生、創意產業、藝術中心等教育活動。
4.藝術村落:藝術家駐校、藝術團體家園。
5.產業中心:在地產業文化、交流展示中心。
6.觀光景點:特色博物館(如風箏、布馬、農具、世界兒童畫)。
7.遊憩驛站:旅遊服務、休閒中心。
8.體驗學習:休閒運動、童軍營地、生態探索等。
五、再利用策略模式:
為發揮校園永續利用之價值,再利用策略以教育與文化列為優先活化用途:
(一) 中途安置中心-為特定學生設置中途安置之家,轉換成特定功能之學校。
例如:彰化縣晨陽學園(原新街國小) 雲林縣早期療育中心(原過港分校)
(二) 理念學校中心-引進民間辦學之理念資源,建置一所體制外之實驗另類學校。
例如:台北縣種子學苑(原信賢國小)。
(三) 創意遊學中心-配合當地特色環境資源,成為一所無特定設學籍之移動式學習場域。
例如:台北縣闊瀨英速魔法學校(原闊瀨國小) 南投縣日月潭遊學中心(原光明國小) 台北縣東勢遊學中心(原東勢國小)
(四) 自然環境中心-充分利用現有之自然環境條件,成為一所自然生態之學習場域。
例如:嘉義縣鰲鼓自然中心(原鰲鼓分校)
(五) 社區學習中心-結合成人教育和社會教育之需求,成為大眾或老人樂齡學習之場域。
(六) 創作藝術中心-提供當地藝術家創作之場所,進行藝術創作與作品儲存、展示空間。
例如:花蓮縣藝術家駐校(原太巴塱國小東富分校)
(七) 遊憩驛站中心-運用當地之休閒旅遊設施和景點,成立遊憩驛站之服務中心。
例如:苗栗縣獅頭山旅遊服務中心(原獅山國小)
(八) 在地文化中心-以在地特色產業文化為訴求,建立特色文化之場館。
(九) 其他目的功能-如大專校院社區服務、童軍營、緊急避難場所等。
六、空間活化思考原則
(一) 歷史觀:顧及學校歷史發展脈絡。
(二) 美學觀:於境教中潛移美學素養。
(三) 現代觀:符合現代安全環保需求。
(四) 價值觀:校園空間教材課程價值。
(五) 休閒觀:兼具教育學習運動休閒。
(六) 科技化:行動網路智慧學習潮流。
(七) 課程化:空間活化工程配合課程。
(八) 生活化:符應人性生活便利空間。
(九) 社區化:融合社區文化總體營造。
(十) 永續化:共識發展傳承特色品牌。
七、身為校長落實空間活化策略
(一)廣徵賢達察納雅言,形塑空間活化圖像共識。
(二)整體分析全面檢視,診斷空間使用現有效益。
(三)結合本位發展內涵,創造空間運用品牌特色。
(四)納入社區文化資源,開拓空間功能在地交流。
(五)順應社會趨勢脈動,轉型空間利用多元發展。
八、校長對空間活化應有的思維
(二)依據學校社區需求特色整體考量規劃。
(三)結合總體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調整活化。
(四)普及學習使用對象,教育功能多元化。
(六)借重社區資源支撐學校形塑空間特色。
(七)藉由學校空間特色帶動社區整體發展。
行政院活化閒置精進措施
(一)引用全民督導力量加強列管
(二)召開全國閒置空間活化研討會
(三)定期實地查核或實地抽查
(四)建立適切之獎勵及究責機制
(五)檢討「閒置公共設施活化標準」
(六)主動公布閒置設施資訊
行政院通案性閒置設施活化對策
(一)強化原設施功能或轉型再利用
如:高齡日間照護服務中心
(二)促進民間參與委外經營
(三)建置媒合機制,適當扶持 NGO 組織。
如:地方社區、社會福利團體、藝文團體使用、長期照護或公立托兒所、藝文創作者及藝文團體作為展演場所、工作室、排練場或辦公室。
(四)導入民間創意,提供活化資源
透過競賽方式公開徵求活化地方閒置館舍之可行經營提案,鼓勵及激發民間青年創意。
(五)報廢拆除或標售
評估整體公共利益、結構安全因素已不堪使用,且確實無法活化、轉型乃至無續存價值必要並已達報廢年限者,即可不再投入經費活化,循程序報廢及拆除,以免產生管理不當及治安問題。
請與我聯絡: ck5279@gmail.com 有關廢校活化運用,我們有共同的想法,並將成立協會實際運作。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