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本來就是動物生存的本能需求與自然現象,在人類文明發展解決覓食難題之後,反而成為需要刻意注重的課題。學校體育課將各種運動知識與技能納入正式課程,並且辦理各項體育競賽活動、社團、團隊,除了培養體育興趣專長之外,也希望學生養成運動健身的習慣,畢竟身體的免疫力、心肺功能、代謝循環、肌肉耐力、筋骨柔韌等無一不與運動息息相關。
體能鍛鍊應該列為孩童學習上的重點項目,幼兒肢體的協調、動作的平衡是小學球類、田徑、游泳、舞蹈、體操等課程的重要基礎,需要從遊戲活動中訓練。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體育的能力和表現,有時會為孩子贏得同儕的稱讚與友誼。如優異的運動技巧,可以協助老師示範動作,當小老師帶領同學一起進步;班際或校際賽事中獲獎,爭取個人及團隊的榮譽,凝聚情感向心,也創造美好的回憶。而多數研究均指出,運動有助於提升課業的學習,加拿大學者海茲(Jennifer Heisz)發現良好的體適能可以促進腦細胞的成長及運作,結合運動與腦力測驗對於提升記憶能力有顯著的效果;美國心理學教授克萊瑪(Art Kramer)研究,體適能狀況較好的小孩,大腦中主管整理、歸納和記憶的海馬迴結構比體適能弱的孩子發達。除此之外,美國女網巨星威廉絲(Venus Williams)分享她的運動人生啟示,認為打球讓人練習專注、學習紀律、學會面對挫折、訓練拼搏精神、與人合作,然後在每一次的挑戰中建立自信。
人的一生,從小到大到老,離不開運動,小時候從遊戲中開展肢體肌肉神經的協調性,青少年時期運動促進身體的健康茁壯,中老年時更需運動維持各項身體機能良好運作。運動跟飲食、睡眠同等重要,但隨著人生各階段不同的任務與生活形態,可能從原本的生活必修課,在忙碌中退位成選修課。常言道:「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幼兒時期是一生身心發展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良好的體能有賴運動的習慣,而此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培養。懵懂的他律階段,需要大人持續地帶領、陪伴、引導,在孩子習慣養成同時,也讓自己跟著動一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