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十二年國教

十二年國教希望透過延長義務教育,提昇中小學教育品質、成就每個孩子,以厚植國家競爭力,教學現場的思維和方法的改變關係著成效的良窳,校長的領導策略尤其扮演著關鍵性的重要角色。
十二年國教是基礎教育變革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轉變教育體質的契機。希望藉此提昇公民基本素養,成就每位學生,帶動國家整體發展,而教學現場的觀念與作法的實質改變則是影響成效良窳的關鍵。
一、推展十二年國教的理念
(一)要成就每個孩子,所以要
1.有教無類,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公平正義、教育機會均等)
2.因材施教,照顧到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尊重差異、適性輔導)
3.適性揚才,讓每位孩子都能開展自己的潛能。(多元展能、開展優勢)
(二)要提昇教育品質,所以要
1. 改變觀念思維(心智模式)
a.教師中心轉為學生中心    c.紙筆評量轉為多元評量
b.講述中心轉為互動中心    d.成績導向轉為能力導向
2.改變教學策略
a.教育普及化、教學優質化、城鄉均衡化
b.有效教學、差異化教學、補救教學
c.多元活動、多元評量、多元發展
d.適性教學、適性輔導、適性學習、適性發展
(三)要厚植國家競爭力,所以要
1.培養品格力、閱讀力、創造力、思考力、移動力、學習力
2.回歸教育本質、堅持專業價值、追求卓越與公義、社會正義、尊重差異、注重多元。
二、目的
(一) 對國家而言: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
(二) 對社會而言:藉由教育促進社會階級流動的公平性,而達教育機會均等。
(三) 對學校而言:促進教學正常化、發展本位特色、促進學校經營績效。
(四) 對個人而言:減少升學壓力,培養學生基本能力及發展學生多元智慧。
三、目標
(一) 紓緩過度升學壓力        (四)追求社會公平正義
(二) 引導多元適性發展        (五)均衡城鄉教育發展
(三) 確保學生學力品質        (六)培養現代公民素養
四、十二年國教理論基礎
(一) 社會正義:教育機會均等,保障弱勢,帶好每位學生。
(二) 多元智能:每個人的優勢智慧應得以順利發展。
(三) 儒家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人盡其才。
(四) 人文主義:以人為本,強調個別化、適性化。
(五) 後現代主義:尊重多元、注重邊緣、弱勢權益。
(六) 進步主義:做中學,生活經驗累積、能力培養。
(七) 精緻教育:卓越性、績效性、科技性,教育優質化。
五、推動十二年國教之策略
(一) 宣導國教政策理念,凝聚全體推動共識
1. 透過各種會議、活動、文宣,傳達教育政策理念與價值。
2. 擴大民主參與、多元對話,凝聚親師生對國教政策共識。
3.善用媒體公關行銷,增加對學校推展進度與成效的理解。
(二) 強化行政團隊協同能量,執行並引領國教政策落實
1.統籌各處室業務與人力,整合國教相關工作事項。
2.運用SWOT分析,評估規劃學校整體發展計畫。
3.運用PDCA循環圈,持續掌控計畫推行品質。
4.賦權增能,培訓人才,厚實行政組織人力智慧資本。
(三) 制度化專業成長機制,持續提昇教師專業水平
1.辦理主題研習活動、教學觀摩、研討會、產出型工作坊,增能培力。
2.建立學習共同體,共同備課觀課議課、教學輔導系統、同儕教練,分享智慧。
3.組織學習社群,跨校社群、Facebook專業社團、line虛擬社群,團隊化研究。
4.建立知識管理平台,如教學檔案、行動研究雲端檔案FTP,分享創新資訊。
(四) 落實有效與差異化教學機制,提昇學生基本能力
1.分析學生起點風格能力需求差異,瞭解個別輪廓。
2.建置學生背景、學習歷程資料庫,供設計調整教學策略分析。
3. 調整教材難易、實施分組、合作、問題導向學習,以因應差異。
4.實施補救教學、個別教學、課後輔導、多元評量,提昇能力水準。
(五) 推動多元發展體驗活動,開展學生優勢智慧
1.辦理多元社團、競賽、活動、展演、觀摩,培養與發展多元興趣。
2.辦理多元育樂、體驗、探索、交流活動,建立自信與價值。
3.辦理社區國際、人文關懷、服務、訪視,培養公民責任胸懷。
(六) 落實輔導與扶弱機制,消除弱勢再製循環
1.建立完善的正向管教、三級輔導、認輔制度。
2. 落實生命、特教、性平、多元文化、生涯發展教學與宣導活動。
3.推展家庭親職教育、家長成長研習,提升家長家庭教養知能。
4. 建立社福社工、心理衛生警政、急難救助資料庫,完善社會救濟扶助資源網。
(七) 營造優質學習環境,建構溫馨友善校園
1.營繕充滿健康安全、藝術人文、自然環保、資訊科技的學習環境。
2.設置教學資源中心、學習角或學習步道、展演等多元學習空間。
3.建置無線上網、雲端資料庫、影音互動教學等資訊學習平台。
4.建構完善的無障礙設施、無障礙網頁、無歧視互動的尊重校園。
(八) 整合資源與聯盟網絡,支持推展效能永續發展
1.強化家長會、家長聯合會、教師會、校長協會資源運用。
2.導入產官學資源,加速與各級公立、民間私部門公益團體合作,建立學習巢;

3.強化跨校學群、異業結盟、虛擬社群等聯繫,進行資源共享與挹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