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冰山理論

1895年,心理學家Freud發表《歇斯底里研究》,提出人格意識結構「冰山理論」,將人的意識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意識層是指海面上可見的冰山,而前意識層相當於漲退潮時落差之間的冰山層,潛意識層則是位於海底深不見底的深層區域(吳來信,2008Weiten,1993)。外在表現的行為是海面上的意識層,而更大部分是潛藏在海面下的前意識和潛意識,是主導行為的基礎。許多時候人們出現讓人無法理解或者出乎意料的非理性表現,其實是由隱藏在意識底下的深大力量所驅動。
1932年,美國文學家Hemingway發表《午後之死》(Death in the Afternoon),書中提到“冰山理論”指出“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學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謂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謂的“八分之七”。如果一名作家對於他寫的內容有足夠的瞭解,他就會省略他懂的東西,而讀者還是會對那些東西有強烈的感覺,仿佛作家已經明瞭一樣(何朝輝,2009Hemingway, 1932)。Hemingway的冰山理論原是強調文學創作中的簡約藝術,一部精實有韻的作品,只呈現了八分之一,其餘隱而未現的部分,更暗藏厚實的深度,應該留白給讀者體驗參與,才能支撐彰顯簡約的俐落力度。
1973年,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Satir提出個人行為的冰山隱喻,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外界看到的行為表現或應對方式,只是露出水面上的一小部分,而暗藏在水面之下,則是長期被壓抑忽略的內在。揭開冰山的秘密,才能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薩提爾北京教育諮詢中心,2011Satir, Banmen, Gerberm, & Gomori, 1991)。Satir藉由冰山觀點,披露了人類行為內在經驗與外在歷程的不一致而引起的種種困頓,因此追求內外歷程一致的過程,就是一個人邁向全人發展,呈現自己生命力的成長過程(楊蓓等譯,1998)。Satir的理論因此被廣泛運用在心理諮商、情緒治療、家族治療,幫助人們發掘與探索內心感受、立場觀點、期待渴望、精神靈性等無形的真實存在,進而整合身心靈,發展自我潛能,並改善人際互動關係。
上述冰山理論的發展,從Freud的人格意識、Hemingway的文學藝術、Satir的行為隱喻,都說明可見的一小部分和背後不可見的偌大部分,都是完整不可分的整體。在面對或處理表面呈現的現象或事件時,應該連結到一個更大的系統,加以思維考量,才能掌握事件的完整面貌,否則就如同瞎子摸象,局部解讀,失去全部真相。冰山理論的特質正呼應系統思考的整體思考特徵,在面對問題時,應該顧及問題背後因果糾結的龐雜系統,事件只是浮現水面的冰山一角,水面下的龐然大物才是連結事件表象的根本。因此,系統思考也運用了冰山理論的隱喻,幫助我們看到更大的景象,並且運用以支持個人或團體的學習、創新和組織轉型變革等(齊若蘭譯,2010219-225Ackoff, 2010Goodman, 2002Maani & Cavana, 2007Senge, Kliener, Roberts, Ross, & Smith, 1994)
Senge等人運用冰山理論將思考分為三個層次(Senge, Smith, Kruschwitz, Laur, 2008)
(一)事件型思考:只看見事件表象,因此常常忽略探索背後的真相。
(二)趨勢型思考:會預測事件的走向,一般以科學統計分析方法處理。
(三)結構型思考(系統思考):思考影響事件走向背後的驅動力。
 Senge指出想要一探究竟,瞭解實際狀況,以及背後的影響力量究竟如何運作,必須對事件、趨勢型態、更深層的系統結構或力量、形塑這些結構和作用力的心智模式或假設加以理解(齊若蘭譯,2010Goodman, 2002Senge, Kliener, Roberts, Ross, & Smith, 1994Senge, Smith, Kruschwitz, Laur, 2008)
(一)事件:冰山露出水面的部份通常讓人關心注目:「發生什麼狀況?」,明顯而具體的事件會引人注意,因而忽視了更宏觀的圖像。
(二)型態/趨勢:當我們心想「繼續如此,會怎麼樣?」時,就開始要看到更大的圖像了。為了找到答案,因此必須更深入水中,往深層探測。
(三)系統結構:往下探尋:「造成這些型態或趨勢背後的因素是什麼?有何關聯?」改變結構就會影響型態的變化,進而產生不同的行為,因此結構會影響行為。
(四)心智模式:即「我們習以為常的思考方式」,人類系統結構尚包括許多影響我們做決定的因素,不同的決定會產生不同的系統結構。
綜合上述,一般人通常就事件表面加以反應,因為此部份明顯可見,引人注意,但卻不完整,因此總是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冰山理論提供系統思考一個思考完整架構的理論基礎,要對所發生的事件做出完善的對策,必須走出表象,深究造成事件背後的因素,和這些因素之間長期的變化,以及形成這些因素的脈絡結構。Senge等人 (2008)指出當我們養成探索冰山底部的習慣時,會發現經常反覆出現的結構型態,整理歸納這些型態的運作規則,就成了「系統基模」,瞭解熟悉系統基模的原理原則並加以運用,就能訓練出認清事件整體架構的能力。而在養成系統思考能力的過程裡,發現最終讓我們看不清系統結構的是每個人心中習以為常又根深柢固的心智模式,一直以既有的方式思考,因此才導致視而不見。冰山理論說明了看見整體的重要性,結構才是影響行為的主因,每一分子都是整體結構的一部分,透過思維的改變,才能改變置身其中的結構,此為系統思考提供了系統整體結構思考的理論基礎。
圖 21 冰山理論圖
資料來源:取自“The Iceberg Model.by M. Goodman, 2002, Hopkinton, MA:
Innovation Associate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