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關注內向小孩的優勢


        淑華和美惠是認識三十五年的同學,從年輕到現在,三個家庭總會找時間聚會聯繫情誼。兩個好朋友都各有兩個男孩,每次聚餐時發現兩家子的小孩特質明顯不同,淑華的孩子開朗活潑、滔滔不絕;美惠的孩子害臊靦腆、安靜吃飯、寧靜閱讀。外向的小孩總能適時融入大人的交談,與人打成一片,贏得關注與讚美;而內向的小孩感覺總躲在大人身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外界紛擾於我何有哉?雖木訥少言,但乖巧溫順。

        一個崇尚外向特質的社會,學生被鼓勵舉手發言、上台發表、主動打招呼、勇於表現等行為;職場上員工則被要求簡報技巧、客戶溝通、口語表達等積極拓展業務之能力。內向者相較之下,總是不被注意,甚至與被動、消極、畏縮等負面評價畫上等號。但看看生活周遭、民情習慣,似乎也是靜默者居多。例如聽演講時,觀眾總是往後面坐,深怕被講座點名發言;講座請有問題的人舉手,台下大多彼此觀望。根據美國作家蘇珊.坎恩(Susan Cain)的研究,人群中內向者約占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許多內向特質更是成就事業所需。能沈穩所以能專注、能冷靜所以善觀察、能獨處所以好思考、能謹慎所以不粗枝大葉、能謙和所以不霸道妄為。自古以來不乏內向性格名人,功成名就且造福人群,諸如愛因斯坦、畢卡索、蕭邦、甘地、達爾文、巴菲特、比爾蓋茲、周星馳、周杰倫、李安、吳季剛等,而不少職業也需要內向者的潛質,例如繪畫、寫作、科學研究、藝術、程式設計…等。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與特質,認識自己的能力、善用獨特的優勢、發揮美好的特質,再逐漸突破個性限制、學習擴展外向技巧,內向小孩也可以自由自在、成就自我、貢獻力量。淑華和美惠的孩子目前都已長大,活潑外向的在人際互動中助人為樂,內向羞澀的浸淫在藝術創作領域悠然自得。每個生命都承載著各自的天賦異稟,珍惜善用都能成就生命的精彩與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